笔趣趣 > 大唐之我是小说家 >大唐之我是小说家

第四十章 教书先生

鱼肉以风卷残云的速度被消灭。

媚娘的眼疾虽有好转却也还是看不清楚,幸亏刘庸有先见之明,盛了半条鱼尾在媚娘的碗里。

赵良翰端起酒碗,对着刘庸道:“先前的刘先生只闻其名,却未见过其人。今日得此一见,我赵良翰服你。”说着直接一仰脖干了一碗酒。“今日犬子之事是我管教不严,多有得罪了。”说着又干了一碗。

眼看着赵良翰还要再敬,刘庸赶紧起身,自己倒上一碗道:“赵将军,咱都是豪爽之人,过去的事就是过去了。不提!”一仰脖子,同样干了。

唐朝的酿酒技术还没有那么完善。这酒虽然辛辣味烈,但它的度数也就和啤酒差不多。即使这样,当晚所有人都喝醉了,喝的伶仃大醉不省人事,刘庸同样如此。

第二日清晨,在一阵叮叮当当、**粑粑的金属敲击声中,刘庸揉着脑袋。醒了过来。

顺着声音寻去,正是牛师傅专心致志的在作坊里打造避震器。刘庸走到跟前,他才发觉过来,牛师傅嘿嘿的笑了笑,刘庸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胳膊上的伤没事吗?可以不用着急,皇上那边再拖几天就是了,不碍事。

牛师傅憨厚的笑了笑说道:“皇上不皇上不重要,我这个人看见新鲜活就停不下来,心里面也毛挠似的。还是先干着先舒服。”

经过昨天一夜的攀谈,刘庸也知道牛师傅的脾气秉性。忽然想起了老太监曾经跟他说过的话,笑了笑说道:“我刚认识皇上的时候有个不错的老人家跟我说过,你这个脾气得改改,不能乱说话,会吃亏的。哈哈哈。”

牛师傅无所谓的摇了摇脑袋:“管它呢。”

刘庸看着他,哈哈大笑道:“说的对。哈哈哈!管它呢!”

出了牛师傅的作坊,程咬金赵良翰等人都也醒了过来,只有刘庸的保安队长谷峰这个大酒鬼抱着小盆子两人睡得呼呼作响。

刘庸上去一人踹了一脚,才醒了过来。

两仪殿

李世民正在认真听着探子与他讲昨日兵器营发生的事情。

低头抬笔批复着奏折,嘴里问道:“观音婢,此事你如何看待?”

长孙皇后:“陛下,先不议政事,刘先生所讲之兵器冶炼工具制作法等等、陛下可有耳闻?。”

李世民微一愣神,抬头疑惑的说道:“这。朕还真未曾接触过这冶炼知识。”

长孙皇后:“刘先生所讲的东西,前无古人!所涉及事之超前,之稀奇,之重要性、非同小可!”

李世民听完皱起了眉头,对于工匠之事他不太擅通,所以听完昨天刘庸赵良翰程咬金的冲突事件之后,他却并未往探子所提到的举营上下听刘庸言谈技能的事多做考虑。他的第一个想法是刘庸和程咬金凑到了一起。

长孙皇后:“陛下。程咬金不过是有些小心思的莽夫,只是怕您卸磨杀驴罢了,他对您的忠心自然不必多虑。至于这位刘先生,他向您展示的已经足够多了,他有本事有能力,只是要金银要荣华富贵。只要稳住他给他些好处,咱们自然是互惠互利各有好处的。”

李世民点头称是不再多言。

长孙无垢的聪明才智毋庸置疑。自称不涉朝政,但时常以古事设喻劝谏皇帝,更留下"朝服劝谏"以迂回策略保护大臣的美名。更是与房玄龄"同心影助"李世民,并在玄武门之变当天亲自激励将士。李世民即位后,立为皇后。有人说她若为男儿身,能力更在李世民之上,她对李世民的帮助是极大地。

李世民更不是易于之辈,身为君王不能将朝臣掌控于手掌之间他会善罢甘休吗?

国师府

一夜之间变了模样。干净整洁,一尘不染。不光桌上有了茶点,院子里也忙忙碌碌有了些身影子,比之前几天刘庸初到国师府时人烟罕迹,只有几个老头的尴尬状态强上太多。

几个老头也都换上了新衣裳,新拐棍,一人身后站着一个俏生生的小丫鬟。晒着太阳唠着嗑。也不用他们扫地抹灰看门房了。地位上升到了寻常人家的大老爷层次。

谷峰打架保镖,喝酒吹牛是一把好手。可要说管家理事,还得是小盆子,做饭洗衣打扫卫生,接人待客修整花草。短短一上午的工夫安排的井井有条。

刘庸也换上了干净新衣裳,清秀的脸庞,浅灰色的衣袍,配上他文质彬彬的气质,还真颇有两份教书先生的模样。

相关推荐:惹火甜心:住手,老公大人王不见王:情断江山梦小地主大皇朝回到明朝当太监我的公主我的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