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大唐之我是小说家 >大唐之我是小说家

第二百零二章 帝王术

仲裁者!

玄奘听到这个名字,心底里掀起了惊涛骇浪,呆在原地久久不语。

唯恐言多必有失,刘庸说完话之后扭头赶紧走回了大殿,玄奘依然还是那个样子,愣在原地也没有阻拦。

阿米尔就呆在远远的地方看着玄奘静静的等待着。

回到大殿之后,刘庸的心情也同样久久都不能平复。

这个世界太tmd奇怪了。这个玄奘那他妈有点西游记里软弱无能,只会喋喋不休的唠叨,手无缚鸡之力老是被抓走,而且优柔寡断以慈悲为怀的僧人样子。

反倒像个历经磨练的江湖修士。

也就是前些日子碰到了仲裁者组织里的寿寺,今天假借着他的名头拉大旗扯虎皮,蒙混过关了。

想到了寿寺,刘庸的心思,又飘回了聂店村,也不知道寿寺拿着他师祖的兵器回到仲裁者组织内部之后怎么样了?毕竟聂店村大仇得报,寿寺功不可没,他和蛇王近乎于同归于尽的一战才是刘庸能够胜利的关键。

玄奘11岁时,受大理寺卿郑善果赏识,破格于洛阳出家,在洛阳净土寺达六年之久。由于战乱,玄奘与兄长捷离开洛阳赴四川,在空、景法师处学习四五年。继而至高僧大德云集的成都学习又是四五年。他在中原的前半生游历各地,参访名师专心修习佛法渐渐地收到了尊敬。

贞观元年居于大慈恩寺,首次向李世民提出想法想要到佛学发源地的天竺学习,但遭到了拒绝。

贞观二年玄奘法师始道西行,混在难民的队伍里出了长安城一路西行。

当然这都是正儿八经的历史,这个时候的刘庸那还相信历史!历史上还说前期的李世民格外讨厌和尚,再看看他和玄奘法师相敬如宾,哪里有半点嫌弃讨厌的意思?

玄奘将阿米尔带去了大慈恩寺,但带去的仅仅是阿米尔和随行的两个和尚,其余的天竺西域使臣还留在大殿之上,用着磕磕绊绊极度不自然顺畅的汉语和诸位交流。

刘庸听着他们说话实在是费劲,自己找了个座位缩到角落去了。估摸着他们的汉语水平也就和刘庸当初的费劲巴拉学的英语水平差不多,勉勉强强能够听懂一些常用语,说得快一些,说的复杂一些,这几位外国友人不是耸肩就是摇头。

这些人中也就阿米尔的汉语还不错,但是涉及到了佛学经典的事玄奘显然比较看重,此处人多眼杂,将阿米尔带到了大慈恩寺去详谈确实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西域使臣中除去阿米尔后余下的这些人也在李世民的可以交代下和殿上的这些大臣们美名其曰,进行友好亲切的交谈。

而李世民本人却和刘庸一般模样,安静的坐在角落里笑眯眯的看着大臣们和西域使臣交流,自己却一言不发。

西域使臣的队伍一行十几人浩浩荡荡,李世民的消息情报来源何等之强大,就在他们刚刚进入大唐境内,就连玉门关都没到的时候李世民已经对他们开始关注,从玉门关一路向东来长安路途半月,期间他们的一举一动李世民都了如指掌,甚至包括他们要进贡的事什么宝物都一清二楚。更别说对于他们来到长安后如何应对、如何得到最大的好处,这些早就进行了相关的严密部署。

刘庸对这些政治家们的暗黑举措没什么兴趣,他一直坚信一句话: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浮云。

相关推荐:惹火甜心:住手,老公大人王不见王:情断江山梦小地主大皇朝回到明朝当太监我的公主我的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