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天命乐土 >天命乐土

章十八 天命之痕(2)

有赵长老为首的东神剑宗诸人坐镇,玉府安全暂时无虞,玉怀涛表现得十分热情,不但吩咐下人奉上好茶,还一直陪同赵长和胡侍郎叙话。话说回来,赵长老和胡侍郎两人一个是东神剑宗的核心人物,一个是朝中要员,若不是有崎帅牵线,平日玉府请都请不来,玉氏若要重新崛起,这种结交贵人的机会自然不能错过。小辈们对场面上的客套没兴趣,便聚在院子里闲聊。

赵长老虽安排了人守在高处值岗,但出于安全考虑,各人不宜分散,所以玉无双带着翠如也待在院子里没走远。对此,铁虏定江和皇甫检二人显得有些心猿意马,眼角余光总是有意无意往玉无双处瞟,可是很快发现,玉无双的目光却只粘在崎帅身上,就连玉无双身边的俏丫环,眼里也完全只有崎帅一人。

更令二人气闷的是,崎帅本人对此似乎全然不知,一个劲地缠着他们打听真武剑诀和太宣敕令的事情。

“真没劲。”铁虏定江一拉皇甫检:“走,到周围找几个倒霉的妖兽打一打。”

崎帅也是闲不住的性子:“我也去。”

皇甫检不留情面地予以拒绝:“你就免了。”

等这二人走远,崎帅不解地问长空肃:“他们看起来气乎乎的,到底怎么了?”

长空肃人如其名,任何时候都严肃得近乎刻板,反问道:“你为什么不去问他们本人?”

崎帅和长空肃说不到一块,撇撇嘴正准备去找玉无双说话,却听得厢房内传出一阵争吵之声。因房门开着,他凑近一看,只见赵长老与胡侍郎不知为什么事争得面红耳赤,玉怀涛从中调停,好说歹说才让他们冷静下来。也就是前后脚的功夫,长空肃也赶到门外。

玉怀涛见崎帅赶来,神情显得有些无奈:“这里无事。帅儿你也是主人,陪好诸位公子即可。”

赵长老自嘲地笑笑:“胡老弟早些年到东境主持运河工程时与老夫便是旧识,言语间没有太多顾忌,倒让玉老弟见笑了。”

侍郎胡苛则板着脸哼了一声,没有接话。

崎帅见气氛尴尬,吐吐舌头正打算离开,却被胡苛叫住。

“这两位公子来得正好。”胡苛指着崎帅和长空肃,对赵长老道:“他们年纪不大,仍是心性纯良的阶段,对朝政所知不多,更谈不上属于哪**一派。让他们评评理,可好?”

赵长老皱眉道:“我们争议之事虽然不是秘不可宣,但总有些骇人听闻,只怕不妥。”

胡苛坚持道:“凡事皆有机缘。我相信,今日在场之人谁也不会将所听之事四处宣扬。而且该说不该说,都已经有玉老爷听过一遍,就算再多两人又如何?”

赵长老叹了口气:“这么多年过去,胡老弟较真的性子仍是一点未改。也罢,依你就是。”

胡苛不顾刚刚受了伤,强打精神道:“崎公子身穿书生学袍,想必读过不少先贤文章,长空公子出身世家,对天下之事应该也博闻广记。那么你们可知道,古往今来,凡受命于天登上帝位者,都会做的一件事是什么?注意,我说的可是真龙天子,而不是随随便便的昏聩之君。”

这个问题虽然宽泛,但长空肃沉思片刻,笃定无疑道:“封禅。”

崎帅本来也想说封禅,因为千百年来每一位皇帝都将泰山封禅当作最高荣耀,可一想又觉不对,因为并非每一位进行泰山封禅的帝王都有资格称为真龙天子,而当朝洪武大帝建立大明仅三年,便下旨削去了泰山“东岳天齐仁圣帝”的封号,既是为了打压盘踞于东境的东神剑宗,也从此自断封禅之路,便没有贸然说出口来。

果然,胡苛冷嗤一声,不置可否。赵长老则苦笑着摇了摇头。

崎帅生来不爱吟诗弄赋,但也算喜爱读书之人。他回想着以前看过的杂门左论,突然想起赵长老刚才说过的一个词,脱口而出道:“修筑运河。”

玉怀涛一听顿时两眼放光,脸上有着掩不住的得意与骄傲。胡苛和赵长老则倍感意外,都没想到崎帅年纪比长空肃更小,却能一语中的。

胡苛朝崎帅点点头,算是表达赞许之意,随即紧接正题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历朝历代修筑运河同样如此,有因此兴国者,也有为此亡国者。我的第二个问题是,两位公子觉得此举是善是恶?”

赵长老马上出声抗议,对二人道:“胡老弟话说一半,有误导之嫌,应该轮流提问才算公平。你们且听好了,回答胡侍郎的问题前,先告诉我,为何历代帝王前赴后继要修筑运河?”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先前答错并未影响长空肃的心态,这次他仍然抢先答道:“当然是为了国计民生、富国强民而修。”

崎帅想了想,道:“长空兄所言极是,不过我觉得,似乎仍不是终极答桉。还请长老明示。”

“这个问题你们答不上来很正常,因为答桉已超出常人之想象。”赵长老对崎帅的谦逊态度很是满意,顿了顿道:“修筑运河确实只是表象,这背后隐藏的真实目的,其实是君王们想以神州为绢,改写自己的天命之痕。”

“天命之痕?”崎帅和长空肃都是头一次听说这个词,既意外又震惊,想那古往今来历代帝王,耗心劳力修筑运河背后,竟然还隐藏有如此惊天之秘,确实超出了正常的认知。

崎帅回顾读过的史书,可不正是如此?历史上,秦昭襄王派人修筑都江堰,仅仅35年后,他的曾孙秦始皇便吞并六国统一神州。而秦朝二世而亡,会不会就是因为都江堰过“浅”,不似运河那般“镌刻”于神州之上,所以天命最终又发生逆转?

随后崎帅又想起另一个例子。隋朝初期,国力鼎盛,然而也是二世而亡,重要原因之一,便是隋炀帝在连年征战、国力凋敝时,仍不知体恤民生修建空前绝后的千里大运河,导致民怨沸腾。如此想来,前半生英武贤明的隋炀帝,后半生却像变了个人似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否便是急于改写天命之痕,以稳固江山社稷?

崎帅越想越是震惊,许多史书上记载的怪异之事终于有了答桉,然而又有更多谜团升起。就拿大明来说,建国后没多久便也开始兴修运河,难道也是为了改写天命之痕?大帝想要实现的愿望又是什么呢?不过这些答桉,恐怕世上只有大帝本人才知晓。

赵长老又缓缓道:“天命之痕玄之又玄,并不拘于这一种形式,也不止修筑运河这一种方法改写。不过,这些题外话不说也罢,现在你们可以回到胡侍郎的问题上,此举在你们看来,究竟是善是恶?”

崎帅好半晌才从震惊的情绪中缓过神来,反问道:“不管是善是恶,都不是我们能够左右。而且这些问题和我们现在所处的困境有什么关系吗?”

赵长老笑了笑,朝胡苛一抬手:“胡老弟来说。”

胡苛阴沉着脸道:“要我说什么?一件事不管背后目的为何,只要能造福百姓就是善举,就算由此导致未可预知的损害,也只能算是无心之失。”

“就你嘴硬。”赵长老摇摇头,对崎帅道:“我们争论的问题,非但与现在的困境有关系,而且与崎公子你更是密切相关。我且问你,东宫晚宴之后,你是否被征召参加瑞寿剑阵的演练?”

崎帅不解道:“确是如此,有何不妥?”

赵长老轻哂道:“瑞寿瑞寿,实则是悦兽,取悦的悦,妖兽的兽。大明朝廷将你们召集演练这悦兽剑阵,却什么实话都没告诉你们,妥或不妥,你自己觉得呢?”

崎帅一听,终于明白为什么这“瑞寿”剑阵练起来那么别扭,原来根本就不是为了向大帝献礼所用。再一想到妖兽天灾当前,宫中仍派禁卫严令所有参与者赶去玄武湖,更是印证了赵长老的话,而且要“悦”的是什么“兽”,也就不问自明。

胡苛见崎帅脸色难看,忍不住道:“崎公子别听他危言耸听,朝廷对你们隐瞒消息,是不想走漏风声引得人心不稳,这事我再清楚不过。”

赵老长调侃道:“胡老弟怎么不说说,你为什么如此清楚?这祸国祸民的妖兽天灾,又是怎么来的?”

胡苛瞪着赵长老,大义凛然道:“洪武二年,大帝得到世外奇人应宝老人的指点,从此大兴运河工程。这些年,我四处奔走监工,看到的是百姓受惠于此,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更好,就凭这一点,也足以让我一生不娶也要替大帝把所有运河修成。”

崎帅忍不住插嘴道:“胡大人,你到是把话说透,绕来绕去,赵老长的问题你还是没说。”

赵长老一副看戏的表情:“这可是要自揭其短,你让他怎么开得了口呢。”

“我胡某人敢作敢当,没什么不能说的。”话虽如此,胡苛的气势却不似先前那样足:“我最清楚此事,是因为悦兽剑阵本来就是我从典籍中查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安抚兽冢中的兽群。当然,这其中也许会有那么一些些风险……”

崎帅无力地抚额道:“胡大人,兽冢又是什么,您能一次性说清吗?”

“你以为我们争了半天关于运河的事,是为了什么?”胡苛瞪了崎帅一眼,不过气势很快又泄了下去:“所谓兽冢,是通灵异兽死后魂魄不散聚集而成,和你们修行之人的脉灵有异曲同工之处。至于这妖兽天灾,就是兽冢内的兽灵涌出所致,而兽灵会涌出来,则有可能是我监督的运河工程无意中掘开了兽冢所致……”

胡苛越往后说,声音越小,不过他很快补充了一句:“我只是说有可能,事后若查明是我的责任,我一定不会推卸。但运河工程绝不能停,我就算被脱掉官服当一个赤足苦役,也要看着大明运河全部修成,这就是我们方才为何会有善恶之争。”

崎帅总算听明白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他对运河工程的善恶争论不感兴趣,关心的是更实际的问题:“既然胡大人知道妖兽天灾的起因,那么可有化解之策?”

“你问我,我问谁去?”胡苛瞪了崎帅一眼,重新找回自己的气势:“妖兽天灾刚出时,也许悦兽剑阵还能试一试,但现在拖得太久,除非能找到是什么原因惊扰了兽冢,要不然神仙来了都无计可施。”

赵长老沉吟道:“其实我们东神剑宗这次派团来京,也是看在大明朝廷减免东境赋税的面子上,以太宣敕令特有的辟邪之效替你们压阵。为此我特意去兽冢外看过,几日前还一切正常,也不知为何今日突然发作。”

胡苛想了想:“我本来要随圣驾去玄武湖,可是一出万相光明大阵的范围,大半妖兽便有感应一般涌来,而且专门扑袭皇族成员。大帝不得已退回宫城,我也因此与大帝失散。现在想想,这妖兽天灾确实来得古怪。”

“看来还得寻根朔源才行。”抛开意气之争不论,赵长老和胡苛毕竟交情深厚,主动提议道:“我们再去兽冢一探究竟如何?总不能让你白白背个冤枉。”

胡苛闻言喜出望外,深深一揖道:“胡某个人荣辱是小,京城百万民众安危是大,赵长老义薄云天,我胡某刻骨难忘。”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这两人都是雷厉风行之人,略一商议说走就走。崎帅满腔热血也想帮忙,却被玉怀涛悄悄拉到一旁。

崎帅以为玉怀涛担心他,安慰道:“今日我本该奉旨前往玄武湖,因担心府中安危才擅自回来,现在既然表舅安全无虞,我自然不能只图自保。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我也要随赵长老前往兽冢,为结束妖兽天灾出一分力。表舅放心,办完正事我马上回来。”

玉怀涛面有难色,叹口气道:“我知道你此去是为了大义,但仍有一件事不得不说……你舅母和青城一大早去了丁家过节,到现在是生是死全然不知,我本想求赵长老帮忙,可现在……”

崎帅这才想起,回来后一直没看到丁氏和玉青城。他知道玉青城这独子在表舅心中的分量,看着玉怀涛揪心忧虑的神情,咬咬牙应承道:“表舅别为难,我这就去丁家,把青城表兄和丁夫人安全接回来。”

——————————————————————

祝大家新年快乐!

这是个大章,本该拆开发,不过新年第一天,发多一些讨个好彩头。希望新的一年里,能够早日治好我的手癌。

相关推荐:官场:权力征途权力巅峰,当盛唐权臣转生现代后!电竞之巅峰高手萌娃来袭灵农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