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三国:我,谋士界的扛把子 >三国:我,谋士界的扛把子

第51章 根基已成

“哼!寿光连年都有匪乱,某家虽然城小人少,听闻刘使君有开荒计划,亦节衣缩食鼎力支持,三千石粮草虽然不多,却已经是我寿光能拿出来的极限。

东安平连年来海晏河清的,却不知支援了些什么?!”

寿光县令一脸怒意的道。

陈故心中暗暗点头,这寿光县令说的绝对没错。

寿光黄巾前两月才被关羽收拾了,在此之前,一直盘踞在寿光地界上,寿光的粮食被其“借去”的可不少,能拿出三千石来,却是是相当尽力了。

“呵呵,怎么还没等秋收完了,便要吵闹分田?!我等官员,却不可在众人之前失了体统。”

益国县令一副和事佬的样子来到跟前,含笑见礼。

“呵呵,”

东安平县令一脸冷笑,

“别以为别人不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你益国财力不少,可曾鼎立支持刘使君开荒了?!这巨昩水流经你益国和寿光,这河道这些年也不曾修理,若不是刘使君有远超你我的魄力,换了别人,谁愿意管你们的闲事!”

益国县令脸“腾”的红了,也不保持官员的体统了,急赤白咧的道:

“益国有宗室要供养,寿光黄巾也时常来骚扰,就连北海黄巾,也偶有犯境!益国本来辖境就小,粮草积存也是不足,即便如此,刘使君有拯救数万黎民的仁心,某大受震撼,不惜亲自往县中豪绅家里去借粮!某还不算鼎力支持?!”

“哼!我寿光粮仓都要空了,不还是先供给刘使君?!”

“反正我东安平是出人出力,出钱出粮,单靠某一人救不了数万百姓,但刘使君既然敢为天下先,某决然要倾囊相助的!”

“某家……”

陈故悄悄拉着刘备后退几步,将战场让给了三个县令。

实际上这些人真的愿意在这么多人面前争吵么?!

不是,这是作秀。既给刘备摆功绩,又给手下摆态度。

如此以来,不管最后分得多少土地,最终对县里也有交代。

“军师以为,这些田地该怎么分?”

刘备看着还在吵吵嚷嚷的三人,不由大感头疼。

“呵呵,主公有言在先,就是以出力多少分田地。按照物资的多寡,出力的大小来说,理应是东安平县多分一些。”

“哦……这益国、寿光两县……”

“主公身为两千石,自然要言而有信,如此正是扬名之时,切不可横生事端。

不过,这片屯田区域,总归还是离寿光近些,而寿光又连年被黄巾袭扰,急需拜托困境,因此倒可以多多支持一些。”

“嗯,这倒是……”

刘备沉吟道。

“三县的支持就在那里,按前番约定行事,谁也说不得什么。不过寿光确实惨了一些……

呵呵,左右要等他们分出个胜负来,就交于他等自己分配才好。”

“这,看这情形,他们自己就算勉强分定,最终也要起龌龊……”

那不是才好么?!最好把这些黄巾全都逼去徐州才好呢!

明年,正是需要人手的一年呢!

陈故一边在肚子里不住打着算盘,一边微笑看着三人争锋。

事关以后数年、数十年县里的粮食收入,这些人谁都不愿轻易舍弃。

不然即便自己离任了,继任的县令也是要骂人的。

“诸位,依我看不如让刘使君分派,你我再争下去,也没有个胜负,地就摆在那里,错过了农时的话反倒得不偿失。”

益国县令吵的累了,当先提议道。

“也好!左右不如等到秋收结束,由刘使君指派,多少地多少人一锤定音,也不算伤了面子和气。”

寿光县令与东安平县令相视一眼,也都同意下来。

也是吵的累了……

但刘备此时怎么会管这些,他打着哈哈推辞,只说等到秋收之后,众人在来商讨不迟。

三人无法,也只得暂罢。

不争吵了,便定下心来去看田间地头的农活去,看着沉甸甸的稻谷穗,众人心里其实挺不是滋味。

要知道,这些黄巾军的百姓,原本大多部分都是附近各县的普通黎民百姓啊,为啥原来就活不下去,刘使君一个军屯,就能活下去了呢?!

“咦?!那却是个什么宝贝?!好快啊!”

寿光县令正捋着胡须,忽然见有百十个壮汉,正拿着一样奇怪的农具干活。

每迈一步,便有一大片粟米倒了下来,熨帖的堆成一个有条有理的谷堆。

“嘶!好快啊!这是什么宝贝?!像这样,一个人能顶四五个人的速度吧?!”

“呵呵,那是我家功曹与工曹一起研究的,叫什么钐镰!”

旁边一个小吏说道。

众人都是一愣,这“功曹”、“工曹”两个听起来一摸一样的职位,是两个人哈?!

那小吏笑着解释道:

“功曹便是我家军师,前面的陈功曹。至于严工曹么……大家都在传扬,说是陈功曹的妻子家翁,呵呵,所以这钐镰么,估计便是我们那个智计百出无所不知的军师所造。”

钐镰,就是一支长杆,顶端有一个大大的镰刀,镰刀后有一条竖直的杆,几条像是肋骨一样造型的木叉就钉在杆上。

像是漫画中常见的西方死神的镰刀,只不过加了后面的架子。

一个壮汉手长杆的提着一端,贴着地面平挥,那镰刀便将稻谷隔断,稻谷后仰,正好倒在后面像肋骨一样的木叉上,被壮汉顺势拨到一起,堆成一堆。

自然有妇孺抱起稻谷放到独轮车上,推出田间,倒在早就准备好的平整坚实的一块广场上。

这里有数十上百的石碾,待田里收回的粟米晒干了,便会有人开始负责磨掉粟米外面坚硬的外壳,露出里面黄澄澄的小米来!

那汉子们手中的这样宝贝,又是陈故一个“新发明”,这样收割的速度比起蹲下用手拔可快的多了!

基本上每一个壮汉的工作效率可以是普通人拿着镰刀工作的五六倍!

这些人,一天就能干出七八亩左右的活儿来!

这二十五亩良田,将近两万人的工作下,也许用不了十几二十天,就能收获完成了!

而以目前看来的样子,亩产两石应该稳了。

二十五万亩,就是五十万石粮草!

这不就是大业的根基么!

相关推荐:锦绣山河之群雄逐鹿快穿:狐仙老祖天天撕系统剧本奶凶小丧尸下山,嗷呜,一口一个鬼!小娇娇他又奶又凶从诸天门开始